瞄准顽瘴痼疾深化专项整治 全力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
阳泉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 吴纪平
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省纪委十一届六次全会和王拥军书记对“深化拓展专项治理整治,密切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纪检监察机关践行“两个维护”的具体行动,是必须抓好的一项政治任务。2020年,阳泉市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坚持聚焦群众身边的小事,瞄准顽瘴痼疾,深入整治民生领域的“微腐败”、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妨碍惠民政策落实的“绊脚石”,以正风反腐惩恶的实际成效,不断提升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
一要瞄准顽瘴痼疾,回应群众关切。始终坚持“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的理念,找准“小切口”,持续深化专项整治。2018年以来,针对市县两级149个项目涉及的228笔政策性民生资金沉淀的问题,深挖彻查背后的不作为、乱作为甚至违纪违法问题,严肃追责问责7个党组织117名党员干部,并督促推动财政部门建立了民生资金监管“红黄蓝”预警和动态监控制度,确保民生项目的有序推进和民生资金的高效使用。针对群众反映的城区残疾人燃油补贴未及时发放的问题,开展残疾人享受惠民政策情况专项监督检查,严肃追责问责了落实残疾人惠民政策不负责任的2个党组织、6名党员干部,推动党和国家关于残疾人惠民政策精准落实。2020年,我们将持续巩固深化专项治理整治成果,重点着眼保驾护航决战脱贫攻坚,加强对脱贫工作成效以及贫困村脱贫摘帽情况、脱贫摘帽后“不摘责任、不摘政策、不摘帮扶、不摘监管”情况的监督检查,对搞数字脱贫、虚假脱贫的严肃问责,对贪污挪用、虚报冒领、优亲厚友的从严查处。坚持从群众身边的小事抓起,从群众关心的问题改起,深入开展教育、医疗、住房、社保等民生领域损害群众利益问题集中整治,以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回应群众关切。
二要敢于动真碰硬,深化专项治理。认真履行专项整治漠视侵害群众利益问题牵头抓总职责,坚持对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2019年,全市深挖彻查涉黑涉恶腐败问题51件,严惩黑恶势力“保护伞”22人;立查扶贫领域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27件27人;立查民生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432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87人、组织处理150人。市县两级纪委监委点名道姓通报曝光7批、26起典型案件,形成了强烈震慑。2020年,我们将认真落实“三个绝不放过”,严格执行“两个一律复核”,坚决整治放纵包庇黑恶势力的“保护伞”,精准查处涉黑涉恶腐败及“保护伞”案件;对民愤集中、性质恶劣的侵害群众利益案件,市纪委监委将挂牌督办、重点督办、直查直办;保持尺度不松、力度不减,持续深入整治脱贫攻坚、污染防治、社会保障、社会治理等重点民生领域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切实做到对侵害群众利益问题决不放过,对失职失责的党组织和纪检监察机关“双问责”,点名道姓通报曝光典型案件,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大震慑,全力攻克那些司空见惯的顽瘴痼疾,刹住那些过去被认为不容易刹住的歪风邪气。
三要强化基层基础,提升监督质效。作为省委确定的村(社)治理新体系建设试点市,坚持把村(社)纪检委员、监察联络员、村务监督委员会、红白理事会的监督职责纳入村(社)权力清单、编入运行流程,初步实现了村(社)权力运行监督清单化、全程化、实时化。作为全省村(社)巡察工作试点市,市县两级已巡察村(社)772个,占全市1087个村(社)总数的71.8%,发现并督促整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1476个,移交问题线索337条,给予党纪政务处分61人、组织处理36人,整顿软弱涣散村(社)党组织50个,涌现出了城区义井镇白羊墅村等一批通过巡察整改实现由乱转治的亮点村。同时,我们大力加强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制定了监督审查调查“一规程六制度”,建立办案协作区15个;增加了办公办案用房,更新了办公办案设备设施,新增了工作经费并纳入年度财政预算,开展了3期全员培训,有效提升了乡镇纪检监察工作质效。2019年,45个乡镇纪检监察机构立案188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209人。2020年,我们将紧密结合深化专项治理整治,持续推进村(社)治理新体系建设、村(社)巡察工作试点,全力推进村(社)权力行使“清单式”监督;全力推进村(社)巡察全覆盖,切实做好巡察“后半篇文章”;不断强化乡镇(街道)纪检监察工作基础,持续提升基层监督质效,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全面从严治党就在身边、党内监督和国家监察就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