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学习园地 » 时文选摘
首部反腐白皮书阐释“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体系”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份关于反腐倡廉的白皮书《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29日在京发布。白皮书指出,中国走出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中国的反腐败和廉政建设呈现出系统治理、整体推进的良好态势。

  新华社报道,16000多字的白皮书从反腐败和廉政建设领导机制与工作机制、权力制约和监督体系、反腐败国际合作等八个方面,梳理总结了60多年来中共和中国政府在反对腐败、加强廉政建设方面的成效、经验及努力方向。同时指出,中国正在逐步形成拒腐防变教育长效机制、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和权力运行监控机制。

  “中国首次以官方书面形式全面、系统地向全世界介绍中国反腐倡廉情况,不仅表明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对惩预腐败的决心,更向国际社会全面介绍了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的道路到底是什么,展示中国已经积累的反腐败的经验和做法,同时表达愿意在反腐败领域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诚意。”中共中央党校教授严书翰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根据白皮书的表述,“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基本思路包括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和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拓展从源头上防治腐败工作领域等。

  白皮书指出,中国探索形成了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王伟认为,中国特色反腐倡廉道路的重要“特色”在于,体现了执政党反腐倡廉的主动性、自觉性和纪律性。正如十七大报告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宗旨,决定了党同各种消极腐败现象是水火不相容的。

  “白皮书表明瞭中国惩防体系日趋国际化。这个惩防体系又具有中国自身的独特性。”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李成言说,正如白皮书所表述的,中国所坚持的反腐倡廉道路,“符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符合各族人民意愿”“符合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规律”。?

  腐败是一个社会历史现象、世界性痼疾,也是社会公众十分关注的问题。中国的改革开放开启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过程,但伴随经济快速发展,腐败现象也开始蔓延。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在中国的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发生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一些领域的腐败现象多发,一些行业垄断、霸王条款等现象,让百姓深恶痛绝。

  同时,改革开放30多年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建设理论体系、制度体系逐步健全、逐步完善的30多年。30多年来,尤其是中共十六大以来,中国反腐惩腐的力度越来越大,如陈希同、陈良宇、郑筱萸等一批省部级高官落马,让人们看到了中央重拳反腐的决心和信心。

  人们注意到,“依法依纪查处腐败案件”成为白皮书的一个专门章节。白皮书指出,人民法院坚持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的原则,不论腐败分子现任或曾任职务多高,只要构成犯罪就依法定罪处罚,既不允许其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也不因为其特殊身份和社会压力就加重处罚。

  中央编译局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所所长何增科认为,这是白皮书的一个亮点,“中国以往强调的是‘依纪依法’,现在改为了‘依法依纪’,这个提法的变化,反映出对法律的尊重,反映出各种专门监督机关法制意识不断增强,这对公民、官员都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据白皮书统计,2003年至2009年,各级人民检察院共立案侦查贪污贿赂、渎职侵权案件24万多件。在惩治受贿犯罪的同时,中国完善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系统,加大惩治和预防行贿犯罪力度。2009年,对3194名行贿人依法追究了刑事责任。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十七大报告指出,确保权力正确行使,必须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要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

  白皮书说,中国已经形成了由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人大监督、政府内部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司法监督、公民监督和舆论监督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监督体系。各监督体系既相对独立,又密切配合,形成了整体合力。

  近年来,随着网际网路在中国的快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网络监督日益成为一种反应快、影响大的新型舆论监督方式。?
  中国最高检察院在去年开设了首条公众举报违反党纪国法行为的24小时“反腐热线”,同时开通检察院举报网站。中国还有一个反腐倡廉网,这个由中纪委监察部主管的网站专门介绍反腐倡廉工作的政策法规和最新进展。

  “无论是举报热线还是网络监督,既说明政府重视民众的呼声,更说明公民意识的觉醒,而这两者对于反腐和防腐都非常重要。”王伟表示,这是中国走向民主、法治的体现。

  白皮书说,针对容易滋生腐败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中国大力推进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新体制新机制,努力从源头上防治腐败。“通过这些年的实践,中国意识到必须通过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来惩防腐败。”李成言说。

  中国政府逐步加大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力度。2009年,共对7036名领导干部进行了问责。

  专家同时表示,中国在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方面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与老百姓的期望相比仍有一定的距离。

  对此,何增科指出,中国实行的是渐进式改革,难免在制度上出现不配套、不完善,当前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进入“深水区”,存在的问题,包括制度建设方面的“盲区”、查办案件方面的“死角”,都需要通过改革和配套制度的完善来加以解决。

  “白皮书涵盖的内容包括反腐倡廉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这些情况告知社会很有必要,有助于消除外界对反腐败存在的偏见和误解,有助于真实、客观、全面地了解中国。”何增科说。

  专家们强调,在财政预算、城市规划、环境保护等涉及民生的重大决策过程中,如何进一步公开透明,保障老百姓的知情权,仍有很大改进余地。

  本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专门为下一阶段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做出具体部署。会议强调,要深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和“小金库”专项治理,深入开展庆典、研讨会、论坛过多过滥问题和公务用车问题专项治理。

  “中国共产党作为拥有近90年历史、7000多万党员的大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并不奇怪。”严书翰说,既不能惊慌失措,更不能熟视无睹,在反腐倡廉的道路上始终保持清醒头脑,持之以恒,这才是一个成熟大党应有的态度。”

  白皮书说,中国国家统计局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2003年至2010年,中国公众对反腐败和廉政建设成效的满意度平稳上升,从51.9%提高到70.6%;公众认为消极腐败现象得到不同程度遏制的比例,从68.1%上升到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