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当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在新世纪的征程上阔步迈进的时候,又一位优秀党员领导干部的名字,镌刻在了这支先锋队的英模谱上──
他以他的事迹,为党的事业增添了一抹绚丽的色彩;
他以他的精神,为时代主旋律奏响了一串强劲的音符;
他以他的信念、人格、情操,诠释着"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他,就是中共金华市委常委、金华军分区政治委员范匡夫。
"权力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领导干部任何时候都不能在权力的天平上失衡"
脱去一身大校制服,在浙西南大夫第村的乡亲们看来,从这方山坳里走出去的农家子弟范匡夫,平凡得如同一位乡村教书先生。然而,在一些人眼里,清清瘦瘦的范匡夫却是个值得下力气"攻关"的"重量"级人物:作为金华军分区党委书记,他手握用人定事之权;作为金华市委常委,他连续3年担任金(华)丽(水)温(州)高速公路金华段建设项目的联系人......
这不,听说分区投资1000万元兴建专武干部培训基地,呼啦啦涌来了37家竞标单位。就任分区政委不久的范匡夫一时成了被盯瞩的目标。一位施工队老板趁黑敲开了他的家门:"范政委,工程上的事还请你多关照。"说着,将一袋鲜荔枝放在了桌上,底下压着一个厚厚的红包。
"把我当成什么人了?快把东西拿走!"见范匡夫沉下脸来,来人只得收起东西,悻悻地走了。随即,范匡夫喊来分区后勤部长,再次重申:对这些搞歪门邪道的,要坚决取消投标资格。
第二天一早,得知司令员马文汉也遇到了与自己昨晚相同的考验,并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范匡夫打心眼里敬佩自己这位"搭挡"。但这件事,还是给他敲了警钟。党委会上,他深有感触地说:"这些人送这送那,还不是冲着我们手中的权力来的,一个领导干部保持廉洁要走很长的路,但变坏也许就在一个晚上。权力能使人高尚,也能使人堕落,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能在权力的天平上失衡。"他郑重提议,把秉公用权作为本届班子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把清正廉洁作为党委自身建设的"形象工程"。
从住房分配到车辆使用,从公务接待到通讯工具配备......在范匡夫的主持下,分区党委制定了一系列硬性规定。并特别就干部使用问题公布"训令":官是干出来的,不是跑出来的;谁跑谁送,挂起不动。
话是这么说,可有人并不相信。一个双休日的上午,一位干部领着妻子来到范匡夫家:"政委,我们来看看您,顺便给你捎个小礼物。"
望着精美的工艺品,范匡夫微微一笑:"是为提升的事来的吧。"下辖人武部推荐这名干部担任科长,分区党委研究时未通过。
"跟了您这么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仗着和范匡夫熟,这位干部恳切地说,"老首长,您说句话,给我个机会吧。"
"想进步,是好事,可首先得拿出政绩来,"范匡夫开导他,"分区用人的规矩你又不是不知道,关键得过群众的'任命'关啊。"
夫妻俩心事重重地离开了,范匡夫的心头也仿佛压上了一块"石头":用人的事,可得严之又严啊!范匡夫主政金华军分区4年,先后提升干部112人,调整交流干部220多人次,官兵们从心底送给这届党委两字评语:公道!
用权严格按党性原则办事,律己注意从点滴小事做起。自从走上领导岗位,这两句话便成了范匡夫最基本的为政、为官准则。无论社会如何变化,诱惑怎样翻新,他始终顶得住歪风、经得住诱惑、管得住小节。
1996年初,范匡夫由金华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升任丽水军分区政委。临行前,他交给干部科长夏刚一份清单,上面记录着自己使用过的所有公物,大到手机、取暖器、电风扇,小到一只公文包、几本杂志,都一一列入移交。"小夏,你跟我日子久,帮我想想,还有没有漏掉的?"一年后,范匡夫又从丽水调回金华任政委,夏刚惊奇地发现,陪伴老领导的还是当初从家里带走的一付背包、一箱书......
"明哲保身不是共产党人的作风,同不正之风作斗争,勇气比办法更重要"
为官避事平生耻--范匡夫常说,作为领导干部,不但要做好事、办实事,更要管坏事。否则,就不可能树起真正共产党人的形象。
1994年7月,一条重要举报线索到了范匡夫这里:分区招待所所长有严重经济问题。时任分区政治部主任兼纪委书记的范匡夫立即带人着手调查。
当时,分区上下对这个人看法不一,有的认为他是个能人,触动他会影响经营创收;也有一些人悄悄提醒范匡夫:这是颗"钉子",弄不好,会扎手的。范匡夫坚定地说:"甭说是颗'钉子',就是颗地雷也要把它挖出来。"
谁知,这果真是颗"钉子"。一天,已被实行临时看管的这名干部,乘人不备,跳出窗外--跑了。
范匡夫与办案人员一连数日跑宁波、奔丽水,查线索、排情况,终于把犯罪嫌疑人抓获归案,查清了他贪污公款和其它违法事实......
份内的事,范匡夫管;对于那些看似份外的事,范匡夫同样去管,哪怕困难重重,也要一管到底。
分区机关集资建房,部分干部拖欠集资款,一位退下来的老领导也欠了几万元,工程经费结算受到影响。这件事涉及面大,处理起来很容易得罪人。
"该抓的不抓,该管的不管,瞻前顾后,明哲保身,共产党要我们这些人干啥?"党委会上,范匡夫明确提出,一切按建房前的规定落实,超过期限的追缴滞纳金,要相信老同志的觉悟,老领导的工作由他去做。最终,这位老领导带头交还了欠款,按规定补缴了6000元的滞纳金。拖欠集资款的问题迎刃而解......
对诸如此类问题和矛盾的处理,引发了范匡夫深层的思考:"一个领导干部,对涉及上面的问题不敢'捅',对涉及自己的问题不敢讲,对涉及下级的问题不敢揭,说到底还是私字作怪--怕惹事,怕孤立,怕影响个人升迁--到头来损害的是党的事业,败坏的是共产党人的名声。"
"家风连着党风,当领导的如果连亲属都管不好,那是对他为政之道的莫大讽刺"
妻子王志萍从街上买回两尾鱼,顺手用楼下的水龙头冲了冲,可巧遇上了范匡夫。
"那是公家浇花用的,你怎么能用?"
"芝麻点大的事儿,看把你气的。"王志萍拎起鱼,头也不回地上了楼。
丈夫紧跟在身后,慢言慢语地说:"事情虽小,可别人见了会怎么看?公家的东西,哪怕一分钱也不能占,你不是经常这样教育孩子吗?!"
"行啦,我注意就是了。"妻子诚恳地说。
面对一些领导干部后院连连"起火",范匡夫不止一次对家人说:"家风连着党风,一个领导干部如果连自己的家都治不好,自己的亲属都管不住,那是对他为政之道的莫大讽刺。"
与所有重情重义的人一样,范匡夫也时常牵挂着自己的亲人。姐姐家孩子多,日子过得很紧巴。每次回老家,从小在大他12岁的姐姐背上长大的范匡夫都想方设法从生活上帮助恩重如山的姐姐。前些年,姐姐患了甲状腺癌,范匡夫把她接到金华最好的医院,请出最好的专家为她手术。住院期间,夫妻俩轮流陪护姐姐,并承担了几千元的住院费。可当姐姐做泥瓦工的小儿子求他帮着揽点活儿时,却被掌握着许多营建项目的舅舅挡了回去。
一些亲朋故旧以为范匡夫已是师职"大干部",又在"家门口做官",也像小外甥一样,希望从他身上得到点照应,范匡夫从未以权为他们谋过半点私利。他曾对自家的亲戚约法三章:不许用他的名头找政府办事;不许到军分区和人武部白吃白住;不许打他的主意"跳农门"。至今,范匡夫兄弟姐妹的14个孩子,除一个大学毕业后分到新疆工作,一个当兵在外,其余都在家种地。
那个当兵的侄子,当初被分配在河南某部服役,弟弟、弟媳多次请他出面把侄子调到分区来,范匡夫始终不松口。不得已,身患癌症的父亲赶了100多公里的路找上门求他:"咱范家就这一个当兵的晚辈,在哪里还不是当兵,又不指望你为他转干提升,怎么就这么难哩?"
范匡夫动情地对88岁的老父亲说:"调个兵并不难,但用手中的权为自家办事,那我今后说话就不响,腰杆子也不硬了。"
父亲默默地走了。望着那个卷曲的背影,望着父亲留在雪地上的一行深深浅浅的脚印,范匡夫泪水长流。可直到父亲去世,他仍未遂老人这个愿。
"权力是党和人民给的,不为人民谋福,就不配当共产党的官"
那年,金华突遭特大水灾。13名湖南籍民工夜困婺江江心岛。险情,惊动了抢险指挥部里的范匡夫--他带上救急分队,冒雨赶赴现场。
黑沉沉的江面上风急浪高,电闪雷鸣下,几条低垂的电线不时喷射着火花。官兵们劝范匡夫留在岸上指挥。他一言不发,操起手电筒,跳上冲锋舟,冲进激流中......
当最后一名民工被一身泥水的范匡夫推上岸时,滔滔洪水早已漫过小岛。那位被救的民工紧紧握着范匡夫的手,哽咽着说:"您的命这么金贵,万一搭进去,可怎么让我们还啊!"范匡夫微笑着说:"谁的命还不一样?当干部的,保不了群众的命,活得也太不值了!"
参加革命为什么?手中有权干什么?人生哲学是什么?范匡夫用无言的行动为这一命题作出了回答:参加革命为了人民,手中有权服务人民,一生一世造福人民。
父亲去世后,沉浸在悲痛与怀念之中的范匡夫大病了一场。一天,一位名叫叶翠华的老八路遗孀来到范匡夫的办公室,望着他憔悴的面容,老人张了张口又把话咽了回去。范匡夫心里一紧,追问道:"老嫂子,有啥事,放开说。"
原来,老人想托范匡夫为下岗的女儿找份工作。"我也知道这事办起来难,你的工作又忙......""再忙,也得给群众办事啊。"范匡夫真诚地说,"你家的情况我知道些,没照顾好,也有我的责任。"
拖着一付病身子,范匡夫一连三次找到市里有关部门,老人女儿的工作总算在商业局有了点眉目。这天,正在卫生所输液的范匡夫得知商业局开会研究招工,拔掉针头,急忙赶去。看着脸色苍白、气喘吁吁的范匡夫,正要下班的局长赶紧把他扶进屋。"老范呀,你放心回去休息吧。困难再大,我们也要把你交待的事办好。"
那天,叶翠华专门把子女们召回身边,话没出口,已是满眼泪花:"范政委连自己父亲的心愿都未了,却为我们家的事费尽了心思,你们一辈子也不能忘了共产党的大恩大德......"
事情办妥了,范匡夫的心并没有安稳。在市常委会上,他深情地说,我们不能等群众找上门来再去帮助他们解决困难。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心里装着群众,都要用群众心中的秤称一称。因为我们是他们的公仆,我们的权力是为他们服务的!从此,范匡夫的身上多了个记事薄:自己分管的系统和联系点上,哪一方还有困难,那一件事还需要自己去落实、去督促,都记得清清楚楚。
衢州二中高中学生余军的名字,就是从那时出现在范匡夫记事本上的。
父亲早逝、母亲改嫁的余军,与年迈的奶奶生活在一起,上了初中,学费却没了着落。一个偶然的机会,范匡夫得知余家的困境,承担起了余军完成学业的费用。从初一到高三,从每学年600元到每学年1200元,范匡夫对余军的资助从未间断。当这个农家孩子以优异成绩考入省重点高中时,最先收到报喜信的是范匡夫。
类似这样扶危济困的事,范匡夫到底做了多少,没有人数得清。
从范匡夫一本发黄的日记中,记者看到他入党时写下的两段话──
"一个共产党人的幸福在于献身集体事业、在于他人的幸福之中。
"写在党章里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每一个党员的立身之本,做不到这一条,就是对党的背叛。"
立党为公,赤心为民,这8个字早已融进这位有着34年党龄的共产党员的人生哲学。在党安排的每一个岗位上,范匡夫用燃烧的生命实践着心中的那份崇高,用自身的形象塑造着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崇高形象。